為有效防范化解非法集資風險隱患,依法妥善處置非法集資案件,遏制非法集資高發態勢,切實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按照相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汪清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6月3日
汪清縣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立足于保障經濟安全運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從嚴格準入,監測預警、精準打擊,全程積極預防四個維度入手,建立健全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逐步構建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群防群治防范矩陣,切實維護金融社會秩序,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二)工作目標。非法集資案件高發勢頭得到遏制,存量風險及時化解,增量風險逐步減少,大案要案依法穩妥處置,非法集資監測到位,預警及時,防范得力,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顯著提高,買者自負、風險自擔意識氛圍逐步形成,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投融資體系進一步完善,非法集資生存土壤逐步消除。
(三)工作原則。
1.統籌協調。公安機關對轄區內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負總責,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認真做好宣傳教育、風險排查、監測預警、案件處置和維護穩定等工作。
2.嚴管嚴控。各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按照監管與市場準入、行業管理掛鉤原則,認真落實監督管理職責,加強日常監管,確保所有行業領域非法集資監管防范不留空白。
3.防打結合。依法有序妥善處置風險,在解決好浮出水面問題的同時,做好防范預警、強化宣傳教育,有效控制非法集資大案要案頻發、高發勢頭,一旦發生要打早打小,在苗頭時期、涉眾范圍較小時解決問題。
4依法處置。各部門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權限,齊抓共管、協同配合,抓住非法集資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大案件,依法持續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違法犯罪行為。
5.維護穩定。堅持積極穩妥、措施得當、維護穩定原則,認真做好信訪維穩和輿情引導工作,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二、重點任務
(一)嚴格市場準入,加強日常監督管理。金融監管部門要從前端入口把好資格審查關。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依法加強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管理。從源頭上防范和遏制非法集資案件高發態勢。
1.強化市場準入管理。按照“誰審批、誰監管”原則,前置非法集資防處關口。對需要經過市場準入許可的行業領域,由準入監管部門負責本行業領域非法集資的防范、監測和預警工作。
2.強化行業監管。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按照“誰主管、誰監管”和管行業必須管風險原則,加強對所主管、監管機構和業務的風險排查、行政執法,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對金融及非法從事金融活動的市場主體,要綜合運用信用分類監管、定向抽查檢查、信息公示、風險警示約談、市場主體許可審查限制等手段,加強金融及非法從事金融活動市場主體監管,探索建立多部門協同監管和聯動綜合執法機制,提升執法效果。(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人民銀行、縣市監局)
3.強化廣告資訊管理。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涉嫌違法廣告進行抽查監測,依法嚴厲查處含有“保證性承諾、明示或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內容的投融資類廣告,對于公安機關認定涉嫌非法集資犯罪或相關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認為構成非法集資活動的廣告,責令發布單位立即停止發布,并依法查處。有關部門要督促各新聞媒體單位加強涉嫌非法集資廣告審查把關,督促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媒體增強廣告審查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審慎審查廣告主的主體資格及廣告內容。(責任單位:縣市監局,配合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工信局、縣人民銀行)
(二)全面整治排查,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機制。金融監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公安機關要進行全面清理排查,建立完善多部門聯動的監測預警體系;人民銀行要開展企業賬戶大排查、資金流向監測,根據賬戶、資金波動情況及時發現風險。
1.建立立體化、社會化、信息化的監測預警體系。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化管理和基層群眾自治的經驗和優勢,將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范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組織力量深入社區開展防范預警工作,加強對基層網格人員開展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宣傳教育等技能培訓,時刻關注轄區內頻繁參與非法集資的人員動向,及時發現非法集資線索,早介入、早處置,努力將非法集資風險隱患化解在基層。(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工信局、各街道)
2.發揮金融機構監測防控作用。金融監管部門要督促各金融機構加強內部管理,建立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管理制度,對利用工作之便組織、參與非法集資的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依法依規實施懲戒措施,指導督促各金融機構做好對涉嫌非法集資可疑資金的監測預警。各金融機構對各類賬戶交易中具有分散轉入集中轉出、定期批量小額轉出等特征的涉嫌非法集資資金異動進行分析識別,明顯涉嫌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的,要及時向金融監管部門提交可疑交易報告,配合開展進一步的調查,并將涉嫌非法集資的可疑賬戶及時提供給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公安機關。(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工信局、縣人民銀行、銀保監)
3.加強重點領域管控。密切關注投資理財、非融資性擔保、P2P網絡借貸等新的高發重點領域,以及投資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養老機構、私募基金等新的風險點,加強風險監控。(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公安局、各街道)
4.加大舉報獎勵力度。要充分利用轄區內傳統媒體、新媒體,對963099非法集資舉報電話平臺進行大力推廣宣傳,充分做好社會群眾共同參與打非工作的宣傳動員,營造防范和治理并重的良好格局。嚴格按照《吉林省非法集資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要求,明確獎勵資金由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專項經費列支,確保資金保障到位,舉報獎勵發放到位;確保對有效線索及時發放舉報獎勵,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舉報非法集資熱情。(責任單位:縣工信局)
(三)穩妥有序打擊,精準有效化解風險。審慎評估風險,穩妥把握打擊處置策略,依法穩妥打擊,有序釋放風險,最大限度追贓完損,確保法律效果、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全力維護經濟社會穩定。
1.加大打擊力度。公安、檢察機關要加大對非法集資案件偵辦打擊力度,遏制案件高發態勢,消化存量風險,嚴防引發風險疊加或市場過度反應;對于發現的重大風險主體,要摸清人員規模、資金總額、資金缺口等情況,主動“控人、控資產、控賬戶”,有效追贓挽損。要加快推動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立案、偵辦、訴訟工作程序,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相互制約,依法加快辦理,依法查詢、查封、扣押、凍結相關涉案資產,堅決防止人員失控、資金轉移等問題。(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檢察院)
2.加強配合協作。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形成處置工作合力。對跨區域案件的處置,要強化全局觀念,堅持“統一指揮協調、統一辦案要求、統一資產處置、分別偵查訴訟、分別落實維穩”原則,加強溝通協商,防止遺漏犯罪事實,共同解決辦案難題。(責任單位:縣工信局,配合單位: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人民銀行、銀保監)
3.維護社會穩定。各部門要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措施,講究執法策略、方式、尺度和時機,依法合理制定涉案資產處置政策和方案,分類處置非法集資問題,防止矛盾激化,努力實現執法效果與經濟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要嚴格落實維穩屬地責任,將風險處置和信訪維穩工作有機結合,在處置案件同時制定相應的維穩預案,信訪部門要認真做好信訪接待工作,注重督促涉及非法集資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積極引導涉案群眾依法維權 有效防止群體性事件和極端情況發生。公安機關要指導有關部門落實網絡輿情工作屬地責任和主體責任,加強網絡輿情監測、通報、研判和應對處置工作。(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公安局、縣信訪局)
(四)建立長效機制,全面加強宣傳教育。要從預防角度全面加強宣傳教育,要把宣傳教育作為防范非法集資的治本之策,把握宣傳重點,活化宣傳形式,擴大受眾群體,不斷提高投資者對非法集資識別能力,自覺遠離非法集資。
1.重點做好“四個人群”的宣傳教育。
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特別是基層代辦員的宣傳教育,嚴防工作人員參與非法集資。(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公安局、縣市監局、縣人民銀行)
人社、教育等部門要加強對大學生特別是應屆畢業生的宣傳教育,嚴防大學生為涉嫌非法集資機構打工。(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教育局)
民政、鄉鎮、街道等部門要加強對老年人進行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將防范識別非法集資的知識宣傳貫穿到“為老服務”工作中,做好老年人的提醒、提示工作。(責任單位:縣民政局、各鄉鎮、各街道)
各部門單位要加強對公務人員宣傳教育,嚴防公務人員涉及非法集資。(責任單位:縣直各部門)
2.活化宣傳教育方式。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定期開展不同主題、種類的宣傳教育活動,推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進機關、進工廠、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貼近群眾、貼近生活進行宣傳教育;要充分發動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作用,發展培訓義務宣傳員,引導廣大群眾對非法集資不參與、能識別、敢揭發,切斷非法集資在基層的傳播鏈條,徹底鏟除非法集資滋生土壤。(責任單位: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各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壓實部門責任,從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高度和全局出發,周密組織部暑,加強橫向協同和縱向聯動,協力化解風險。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以“處置硬措施、風險軟著陸”為工作目標,明確責任、細化舉措、對癥下藥,工作中既要堅持問題導向,下決心快速處置一批緊迫、突出的風險點;也要堅持穩中求進,講究策略、把握時機,緊緊圍繞工作主線,提前謀劃好時間表和優先序,穩妥有序化解風險。
(二)整合力量,全面摸底。要充分調動各方力量,豐富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具箱,緊盯重點領域、重點業態、重點地域,采取互聯網排查、社會面清查、行業排查、資金異動排查、媒體和公眾監督等多種方式,開展全覆蓋、有重點的風險摸排,力爭實現轄內非法集資風險隱患清倉見底??鐓^域風險所涉地方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信息交流與協作,主動延伸調查,形成聯防聯治的工作格局,進一步下沉重心,充分調動基層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分類施策,穩妥化解。對涉嫌非法集資線索,要整合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等多種監管手段,運用警示約談、責令整改、注銷吊銷、督促清退等措施,強化風險聯動綜合處置,爭取在苗頭時期、涉眾范圍較小時解決問題,并依法追究非法集資人及發布者等相關主體責任。對于涉眾廣、金額大及資金鏈緊張的重點線索,要審慎評估研判,合理安排新窗口,穩妥有序打擊,確保精準“排雷”,最大限度維護集資參與人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四)健全機制,標本兼治。各部門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要深化專項整治成果運用,有效消化存量,切實把風險降下來,也要深入研究非法集資發生規律,分析重點行業,領域存在的共性問題,舉一反三、直擊病灶,切實抓好源頭治理。
相關政策解讀的鏈接地址:http://www.di001.cn/zwgk_1972/zcjd/202112/t20211214_36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