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擴消費促服務業加快復蘇
1.將服務業發展納入各部門績效考核。(責任單位:縣績效辦、發改局、商務局)
2.配合省州開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會診”活動。(責任單位:縣發改局、工信局、商務局、財政局、人社局、住建局、文廣旅局)
3.聚焦服務業重點行業,建立完善科技研發創新、智慧金融、公路運輸、糧食倉儲、郵政快遞、批發零售、飲食住宿、人力資源信息服務、體育、地產服務、冰雪避暑、健康養生、家政服務等服務業產業鏈,培育一批重點企業,進一步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和轉型提質。(責任單位:縣工信局、商務局、發改局、人社局、住建局、交通局、文廣旅局、衛健局、郵政公司)
4.推進服務業重點企業“百日幫扶行動”。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商貿流通企業給予授牌表彰。(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發改局)
5.加大商貿服務業限上企業主體培育。(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6.精準抓好消費券促銷。(責任單位:縣商務局、財政局)
7.積極參加省州夏季美食休閑匯集活動、網紅經濟大會。(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8.深化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責任單位:縣商務局、市監局、公安局、稅務局)
9.抓好全域旅游,開發鄉村旅游,突出短線游、戶外游、踏青游,豐富周末、小長假消費供給。(責任單位:縣文廣旅局)
二、穩住工業增長良好勢頭
10.落實縣領導聯系、包保重點企業工作機制,強化精準調度、精準調控和精準服務,推動企業多定產、多排產、多生產。(責任單位:縣工信局)
11.落實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加快汪清縣肉牛交易產業園區、肉牛屠宰加工園區、冷鏈物流配套設施等項目建設,做好產業鏈上下游矛盾和風險化解工作,建立產需銜接合作機制,加強生產要素協調保障。(責任單位:縣產業鏈鏈長制成員單位)
12.全力支持好記年產6億瓶山珍牛肉拌飯醬及15萬噸原汁蠔油、年產20萬噸有機料酒、冰雪溫泉影視城、中農實業健康食用植物油等項目建設,為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責任單位:縣工業集中區、工信局)
13.對“雙?!逼髽I和產值下降企業實施清單化管理,“一企一策”研究具體幫扶措施,著力推動“雙?!逼髽I恢復生產,幫助下降企業扭轉下滑趨勢。(責任單位:縣工信局)
三、抓好春夏季農業生產
14.高質量組織春耕生產,落實糧食播種面積,組織抓好農機檢修、抗旱水源、整地準備、墑情監測等工作,確保不誤農時、一次拿全苗。(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15.加強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控,堅決遏制重大病蟲害爆發成災。(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16.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黑土地保護、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做好防汛抗旱準備,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
17.抓好生豬穩產保供,推進“秸稈變肉”建設工程,加快畜牧養殖等項目建設進程,穩定擴大畜牧業產能。(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18.推進園藝特產業提質增效,抓好春季棚室建設,保障“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四、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
19.配合做好春季項目踏查行動。(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20.清單化推動5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程量,確保全面入統。(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21.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及時轉發分解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推動2020年未開工專項債券項目、2021年新發行專項債券項目盡早開工建設。(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
22.發揮縣項目中心作用,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23.積極組織參加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全球吉商大會等招商引資活動。(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24.發揮好寧波北侖?吉林汪清健康科技孵化園招商引資載體作用, 重點圍繞特色食品、醫藥健康等領域,引進落地一批有助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項目,以項目促轉型,以轉型促發展。(責任單位:縣工業集中區、商務局、工信局)
五、落實惠企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25.落實全省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和服務企業大會精神,深入開展“百人助百企”“服務企業周”活動,提高惠企政策直達率、行業幫扶精準度。(責任單位:縣工信局、商務局、政數局)
26.加快執行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確保市場主體應享盡享。(責任單位:縣稅務局)
27.落實金融強鏈延鏈行動,完善“鏈長制+行長制”等服務機制。(責任單位:縣工信局)
28.開展“服務企業周”融資對接活動,推廣“吉企銀通”系統。落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責任單位:縣工信局)
29.持續抓好個轉企、小升規工作。(責任單位:縣市監局、工信局)
六、兜牢民生和安全底線
30.扎實推進延邊州2021年民生行動計劃中我縣的11項民生實事。(責任單位:縣發改局、民政局、水利局、住建局、交通局、文廣旅局、教育局、退役軍人局、人社局)
31.落實企業穩崗補貼政策,將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再延長一年,擴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范圍。(責任單位:縣人社局)
32.研究制定解決企業招工難政策措施,指導企業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系,鼓勵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研究制定支持新經濟、新業態就業扶持政策。(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牽頭負責)
33.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促就業行動,組織參加吉林省首屆技能大賽,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延長以工代訓政策期限。(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牽頭負責)
34.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市監局)
35.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交通安全攻堅戰。(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七、強化責任落實和督導調度
36.落實經濟運行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責任分工,強化專班抓項目、鏈長抓產業、“五化”抓落實。(責任單位:經濟運行高質量發展指標責任部門)
37.強化行業主管部門責任落實,加強跟蹤調度、幫扶指導,配合統計部門抓好服務業、建筑業等領域入統工作,確保應統盡統。(責任單位:縣發改局、住建局、商務局)
38.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督導、通報、問責,壓實穩增長主體責任,推動穩增長攻堅措施落地落實。(責任單位:縣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各部門要緊盯目標、持續發力,堅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進一步強化責任、細化措施、狠抓落實,鞏固經濟發展企穩回升態勢,推動各項部署落地生根,為實現“兩確保一率先”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政策解讀鏈接:http://www.di001.cn/zwgk_1972/zcjd/202112/t20211214_367690.html